一九九八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
医学心理学试卷
一、单项选择题(每小题1分,共10分)
1.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活动,总的来说是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
( )。
A.增高 B.不变
C.降低 D.有时高有时低
2.对心身疾病的患者进行暗示治疗
( )。
A.对某些人有效 B.对某症有效 C.全有效 D.全无效
3.因心理社会因素引发哮喘者,占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
以上。
(
)
A.40%
B.50% C.20%
D.30%
4.到
岁以后肥胖症患者的比例明显下降。( )
A.50
B.60 C.70
D.80
5.皮质类固醇会抑制免疫
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,从而使机体容易致癌。
( )
A.活性
B.巨噬 C.T型
D.B型
6.有人研究估计约有
癌症病人身上的癌瘤可自行消失。
( )
A.1/10-1/12 B.1/9-1/10
C.1/7-1/10 D.1/8-1/10
7.一般病人的心理反应表现为
( )
A.自卑心理增强
B.耐受力差,反应性增强 C.被动依赖性增强
D. 独立意识增强
8.精神刺激因素评定量表是由
制定的。 ( )
A.中国人 B.美国人 C.英国人
D. 意大利人
9.在人际交往中双方都能满足各自的需要,达到各自的目的, 这是一种
吸引。
( )
A.接近性 B.报偿性
C.相似性 D. 仪表性
10.有人调查研究证明35岁以上吸烟者脑卒中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
倍。
( )
A.4 B.3.5
C.3 D.
2.5
二、判断题(每小题1分,共12分)
1. 凡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记忆资源,
也是应激源。( )
2.精神因素是引发癌症的直接因素。
( )
3.对比观察发现:得知自已真实病情的癌症患者比不知自已真实病情的癌症患者, 其治疗效果和生活适应性都要差得多。
( )
4.人对应激事件的反应与自身的气质特点有关。 (
)
5.女性更年期大约在50-55岁之间。
( )
6. 在现实的护理工作中提倡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制度。
(
)
7.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对促进人的心身健康是有益而无一害的。
( )
8.求医行为的产生除与躯体因素有关外, 还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。
( )
9.从某种程度上讲,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是医护工作的根本目的。
( )
10.病人的否认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反应。
( )
11.医护人员面对的是患者的疾病,因此应全心全意为其服务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。
( )
12.医患关系是影响治疗方案顺利实施的最重要、最直接因素。
( )
三、填空题(每空1分,共20分)
1. 医学心理学所面对的并不是简单的生物体,而是一个
与
相结合的, 物质存在与精神活动相统一的人。
2.心理应激又称
或
。
3.应激源范围很广, 种类繁多,但我们根据它的特点大体可将应激源分为生物体、
和 三方面
。
4. 和
类型概念是由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提出的 。
5.“找替罪羊” 是应激状态下的一种
行为反应;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”是一种
行为反应。
6.应激状态下的生理、生化反应主要是
系统和
系统的变化。
7.癔症是在不良人格基础上,由于明显的
因素或
作用引起大脑机能失调而引发的。
8.对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诊断采取
和 的方法。
9.
和
在结构上都属儿茶酚胺类。
10.高血压病可分为
和
两大类。
四、名词解释 (每小题4分,共20分)
1. 医学心理学
2. 缺血性脑血管病
3. 功能性子宫出血
4. 自我护理
5. 言语性交往
五、简答题 (每小题8分,共24分)
1. 简述言语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, 举例说明。
2. 何谓心身疾病,举例说明。
3. 试述痛觉的特点。
六、论述题 (14分)
遵循生物--心理--社会模式论述高血压病的形成。
|